国庆节法定几天假(国庆节法定3天假)
作者: 更新 :2023-03-21

国庆节法定3天假,分别是10月1日、2日、3日。每年的国庆节可能放假的日数不一样的,主要看国家给的实际日数是多少,一般会有调休,法定假期加上调休的日子一定是超过三天。“假期”的制定,目的是为了促进“假日经济”,根据假期启动内需、制造出一些新的需求。因为周末和节假日本身就是商业消费集中时间,七天假期更是旅游、交通和商业集中时段,相较于店家赚钱的商机,媒体称为“黄金周”。
国庆节介绍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“十一”、“国庆节”、“国庆日”、“中国国庆节”、“国庆黄金周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自1949年起,以每年的10月1日,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代表,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的,而且变得至关重要。它成为一个单独国家的象征,体现我国的国体和政体。国庆节是一种新的、全民性的节日方式,承载着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作用。同时国庆日上的规模性庆典活动,也是政府鼓励与影响力的具体体现。
国庆节节日演变
新中国成立前期,每年的国庆都要举办大型庆典活动,同时举办阅兵。
1960年9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秉着勤俭建国的方针,决定改革国庆制度。此后,自1960年至1970年,每年的国庆皆在天安门前举办盛大的聚会和群众游行活动。
1971年至1983年,每年的10月1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它方式庆祝国庆,未进行群众游行。
1984年,国庆35周年,举办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贺游行。在此后的十几年间,均采用其他方式庆祝国庆,未再举办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贺游行。
1999年10月1日,国庆50周年,举办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贺游行。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办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。
国庆节节日意义
1.国家代表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代表,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,而且变得至关重要。它成为一个单独国家的象征,体现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。
2.作用体现:国庆这种特殊留念方法一旦成为新的、全民性的节日方式,便承载着体现这个国家、民族凝聚力的作用。同时国庆日上的规模性庆典活动,也是政府鼓励与影响力的具体体现。
- END -